仿佛一切事物的發展都具兩面性。自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開始,到現在塑料才經曆112年。從萬衆矚目到衆矢之的,它經曆了什麽?下面就從包裝材料檢測和風險檢測來聊聊。
在塑料袋發明之前,人們大多使用紙袋或布袋,紙袋和布袋的生産需要使用很多的能源和水。紙袋的原材料是樹木,砍伐大量樹木對森林資源造成浪費。布袋加工複雜,生産效率低,産品重運輸不便。
1959年,包裝設計師斯滕.古斯塔夫.圖林在瑞典發明了塑料袋。它是由聚乙烯制成的,它輕盈堅固耐用,而且能反複使用。在當時,可以說塑料袋的發明,不亞于一次技術革命。
生産高效,價格低廉。生産塑料袋只需要極少的油和資源,效率極高。質輕便攜,結實耐用,使用方便。
因爲塑料袋十分方便廉價,人們只是圖使用方便,並不在意地使用完就丟棄掉,被當作一次性袋子來用。在人們的生産生活中得到了迅速而廣泛地推廣。
從1950年,全世界塑料年産量僅200萬噸,到2019年,則達到了4億噸,增加了兩百倍。2020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産能約120萬噸。
就包裝材料檢測來說,塑料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,帶來便利的同時,隨著用量增加,據風險檢測數據顯示,塑料也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汙染源。
對自然環境的危害。
塑料結構穩定,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。塑料在土壤裏,改變土地酸堿度,嚴重汙染土壤,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。焚燒塑料所産生的有毒氣體,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。
對動物的危害。
對人體的危害。
從對塑料一類物品的包裝材料檢測數據得知,高溫分解出毒害物質,回收再利用的設備不完善,工藝簡陋,導致再生産的塑料制品在溫度達到65攝氏度時,毒害物質就會析出,滲入到食品中,對肝髒、腎、生殖系統及中樞神經等人體重要部位造成危害。
據調查研究,地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塑料的存在,哪怕在大洋底部,南極、北極都不例外。太平洋上漂浮的“第八大陸”全部是由塑料堆成的,面積比法國還大。
塑料袋被稱爲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。
隨著塑料汙染越來越嚴重,許多國家提出禁塑或限塑,開始回歸使用紙袋和布袋,已有的塑料袋循環使用,把對環境的汙染降到最低。開始呼籲人類只有一個地球,保護環境人人有責。
包裝材料檢測中,目前可代替塑料的物品有:無紡布、紙、麻布袋、棉布袋、帆布袋等,隨著塑料購物袋成本的提高,大家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,二次利用率也會越來越高。
現在對成本低、無汙染的塑料袋代替品大有需求,這就是可降解塑料袋,可溶于水的塑料袋。目前,材料專家已經研制出可溶于水的塑料袋,經包裝材料檢測數據顯示,對人體無害,溶解後的液體可以飲用。
已經應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有澱粉複合材料、PLA(聚乳酸)、PBAT(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)、PBS(聚丁二酸丁二醇酯)、PHA(聚羟基脂肪酸酯)等。
每個偉大的發明都是曆史的重要節點,創新的過程是曲折的,但一定是更符合人類發展需要的。環保主流大潮湧動,必將帶來材料界的大變革。
而對于包裝設計開發人員來說,通過包裝材料檢測工作中,研發新型環保材料是挑戰也是機遇,設計中推廣應用環保材料是趨勢也是責任。客戶需求與環保要求一肩挑,不斷開發、勇于創新,探索包裝材料和設計新興之路,是包裝材料檢測工作者不斷付出努力的。
“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,行而不辍,未來可期。”